什麼是"聽力能力"?

 《聽力能力解析》

聽力能力(Competence of  Listening Comprehension)是有效溝通的關鍵要素之一。根據美國國家傳播協會的相關闡述,要成為一名有能力的傾聽者,必須具備字面理解和批判性理解這兩方面的能力,同時還需理解資訊的多層含義,並能適當運用積極傾聽技巧。以下將詳細介紹這些能力所涵蓋的各個方面。

一、字面理解能力

  1. 識別主要觀點(RECOGNISE MAIN IDEAS)
    • 在傾聽過程中,有能力的傾聽者要能夠區分對論點至關重要的觀點和那些用於支持論點的材料。這就像是在構建一座大廈時,要分清哪些是基石般的關鍵觀點,哪些是輔助支撐的材料。
    • 同時,還需識別引導傾聽者找到主要觀點的過渡性、組織性和非言語線索。例如,一些連接詞可能暗示著主要觀點的出現,說話者的語氣、停頓等非言語線索也可能指向關鍵內容。
    • 無論是在結構清晰的論述中,還是在較為鬆散的非結構化論述裡,都要能夠準確地識別出主要觀點。
  2. 識別支撐細節(IDENTIFY SUPPORTING DETAILS)
    • 傾聽者要善於識別口語資訊中的支撐細節。這些細節如同大廈的磚塊,是構建和充實主要觀點的重要部分。
    • 並且要能夠區分哪些想法是支持主要觀點的,哪些則與之無關。這有助於準確把握資訊的核心和重點。
    • 最後,還要判斷支撐細節的數量是否足以展開每個主要觀點,確保對觀點的闡述完整而充分。
  3. 識別觀點間的明確關係(RECOGNISE EXPLICIT RELATIONSHIPS AMONG IDEAS)
    • 有能力的傾聽者需要展示對組織或邏輯關係類型的理解,比如因果關係、並列關係、遞進關係等。
    • 要能夠識別暗示關係的過渡,這些過渡可能是一些特定的詞彙或語句結構。
    • 進而判斷所聲稱的關係是否真實存在,以確保對資訊的理解準確無誤。
  4. 回憶基本觀點和細節(RECALL BASIC IDEAS AND DETAILS)
    • 在傾聽之前,首先要確定傾聽的目標,這有助於集中注意力和篩選重要資訊。
    • 傾聽結束後,能夠陳述基本的認知和情感內容,包括主要觀點以及相關的重要細節,就像在聽完一個故事後能夠複述其大致情節和關鍵元素。

二、批判性理解能力

  1. 以開放心態傾聽(ATTEND WITH AN OPEN MIND)
    • 傾聽者要展示對個人、意識形態和情感偏見的意識,瞭解自己可能存在的先入為主的觀念,避免這些偏見影響對資訊的客觀接收。
    • 要意識到每個人都有獨特的視角,尊重不同的觀點和看法,不輕易否定他人的意見。
    • 同時明白個人的知識、經驗和情感會對傾聽產生影響,在傾聽時儘量保持客觀和中立。
    • 即使在環境嘈雜、說話者不熟悉或話題不感興趣等不利傾聽的情況下,也要使用言語和非言語行為表明願意傾聽資訊的態度,如保持眼神交流、點頭示意等。
  2. 感知說話者的目的及觀點和資訊的組織(PERCEIVE THE SPEAKER’S PURPOSE AND ORGANISATION OF IDEAS AND INFORMATION)
    • 要能夠識別說話者的目的,是在傳達資訊、尋求説明、表達觀點還是其他,這有助於更好地理解說話者的意圖。
    • 同時要識別說話者觀點和資訊的組織方式,瞭解其論述的邏輯結構,以便更清晰地把握內容。
  3. 區分事實陳述和觀點陳述(DISCRIMINATE BETWEEN STATEMENTS OF FACT AND STATEMENTS OF OPINION)
    • 在傾聽過程中,要學會區分可驗證的事實斷言和不可驗證的觀點斷言。事實通常是基於客觀證據的,而觀點則更多地反映了個人的看法和態度。
  4. 區分情感和邏輯論證(DISTINGUISH BETWEEN EMOTIONAL AND LOGICAL ARGuments)
    • 理解論證具有情感和邏輯兩個維度,情感維度可能包含說話者的情緒、態度和價值觀,邏輯維度則涉及到論證的合理性和連貫性。
    • 能夠識別論證的邏輯特徵,如前提、結論、推理過程等,以及情感特徵,如激動、冷靜、熱情等。
    • 最終要確定論證主要是情感性的還是邏輯性的,以便更準確地評估其可信度。
  5. 察覺偏見和成見(DETECT BIAS AND PREJUDICE)
    • 要善於識別口語資訊中的偏見和成見實例,這些可能會影響資訊的公正性和客觀性。
    • 並且要說明偏見和成見可能如何影響口語資訊的效果,比如導致資訊片面、誤導聽眾等。
  6. 識別說話者的態度(RECOGNISE THE SPEAKER’S ATTITUDE)
    • 通過言語資訊和非言語資訊來識別說話者態度的方向(是積極還是消極)、強度(強烈還是溫和)和顯著性(是否突出明顯)。這有助於更深入地理解說話者的情感傾向和意圖。
  7. 綜合和評估(通過進行邏輯推理和得出結論)(SYNTHESISE AND EVALUATE BY DRAWING LOGICAL INFERENCES AND CONCLUSIONS)
    • 建立先驗知識與說話者提供的資訊之間的關係,將新聽到的內容與已有的知識體系相結合,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吸收。
    • 展示對推理性質的理解,明白推理是從已知到未知的過程,以及不同推理方式的特點。
    • 識別言語和非言語資訊的類型,瞭解它們在傳達資訊和表達情感方面的作用。
    • 從資訊中得出有效推理,根據所聽到的內容合理地推斷出未明確表述的資訊。
    • 將資訊識別為支援觀點的證據,判斷哪些資訊可以作為論證某個觀點的依據。
    • 評估證據的可接受性,考慮證據的可靠性、相關性和充分性等因素。
    • 識別推理模式並判斷論證的有效性,確保對資訊的理解和評估是合理和準確的。
    • 分析資訊和推理以得出結論,綜合所有的資訊和推理過程,得出對整個內容的最終理解和判斷。
  8. 回憶暗示和論證(RECALL THE IMPLICATIONS AND ARGUMENTS)
    • 識別用於證明說話者立場的論證,包括顯性的直接論證和隱性的間接論證。
    • 陳述這些顯性和隱性的論證內容,以便更好地理解說話者的觀點和意圖。
    • 說明這些論證對說話者、聽眾和整個社會的影響,考慮其在不同層面上的意義和作用。

三、理解資訊的多層含義

  1. 資訊具有常規含義,這是基於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內容層面的含義。例如,某些詞彙在特定文化中有特定的約定俗成的意思,傾聽者需要瞭解這些文化內涵才能準確理解資訊。
  2. 同時,資訊還有在特定情境和關係下的含義,即關係層面的含義。比如,同樣一句話在不同的場合和人際關係中可能有不同的理解。
  3. 識別言語和非言語資訊的差異(RECOGNISE DISCREPANCIES BETWEEN THE SPEAKER’S VERBAL AND NONVERBAL MESSAGES)
    • 傾聽者要能夠識別非言語信號何時與言語資訊矛盾,這種矛盾可能暗示著說話者的真實意圖與表面表述不一致。
    • 要識別非言語信號何時低估或誇大言語資訊,瞭解這種偏差可能對資訊傳達造成的影響。
    • 還要識別非言語資訊何時與言語資訊無關,避免被無關的非言語資訊干擾對言語內容的理解。

四、適當運用積極傾聽技巧

  1. 識別資訊的認知和情感維度,瞭解資訊不僅包含事實和觀點等認知內容,還可能傳達情感態度等。
  2. 通過提出澄清或限定說話者內容和情感意圖的問題來展示理解,這表明傾聽者在積極思考和參與對話,有助於進一步明確資訊的含義。
  3. 通過釋義說話者的資訊來展示理解,用自己的語言重新表述聽到的內容,既能檢驗自己的理解程度,又能向說話者回饋自己的理解情況。

綜上所述,成為一名有能力的傾聽者需要在多個方面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包括字面理解、批判性理解、理解資訊多層含義以及運用積極傾聽技巧等。只有這樣,才能在各種溝通情境中準確理解他人的意圖,實現有效的交流。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父親節的由來 The Origin of Father's Day

D-Day正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