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QS世界大學排名出爐 台灣大學研究影響力躍升 前景樂觀亦存隱憂
【台北訊】最新公布的2026年QS世界大學排名,再度掀起全球高等教育界的高度關注。儘管麻省理工學院(MIT)一如既往地穩居全球第一的寶座,但亞洲地區大學版圖的變動,特別是台灣的大學表現,成為此次榜單的亮點與焦點。 QS世界大學排名涵蓋全球上千所大學,其評估標準主要側重於學術聲譽(佔30%)、教職員人均論文引用次數(研究影響力)。此外,雇主聲譽、師生比例、畢業生就業狀況、國際化程度以及永續性等指標也納入考量。 台灣高校表現亮眼:研究影響力成主要推手 整體而言,台灣的大學在本次排名中呈現顯著進步。共有27所台灣的大學上榜,其中超過一半(14所)排名有所上升。最引人注目的是,有三所大學衝進全球前200名: 國立台灣大學(NTU) :排名第63名,創下該校史上最佳成績。台大在學術聲譽、雇主聲譽、就業成果以及永續發展等細項指標上,皆進入世界前一百名。 國立清華大學(NTHU) :重回前200名,位列第176名。清華大學在論文引用指標方面進步幅度尤為顯著。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NYCU) :首次擠進前200名,排名第199名。 QS報告指出,台灣大學排名普遍提升的主要原因來自於「教職員人均論文引用次數」的顯著提升。這意味著台灣大學教師的研究成果被全球看見並參考引用的頻率增加,顯示研究品質與影響力有所產出。除了前述三校,成功大學位居第203名,台北科技大學排名第420名,而國立台灣科技大學更是首次入榜,顯示整體研究能量大爆發。 此外,若從不同排名角度觀察,台灣大學在泰晤士高等教育(THE)的大學影響力排名中表現亦十分出色。該排名更看重大學對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的貢獻。台大在此排名中位居全球第14名,特別在健康、海洋生態、產業創新等方面分數很高。 隱憂浮現:國際化不足與雇主評價下滑 儘管整體排名有所提升,QS的報告也直接點出了台灣高等教育的兩大「痛點」與「短板」: 國際化程度嚴重不足 :在國際老師、國際學生交流以及國際研究合作等國際化相關指標上,沒有任何一所台灣的大學進入全球250名,顯示這是台灣大學的明顯短板。 雇主聲譽與就業成果下滑 :這是一個令人擔憂的警訊。在本次上榜的台灣的大學中,高達93%的學校在「雇主聲譽」指標上呈現退步。同時,也有67%的大學在「就業成果」方面呈現下滑趨勢。這可能反映出學用落差、大學未能跟上產業需求變化,或是全球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