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考不好」,只是「還沒學會怎麼考」- 應考策略大公開
不少人覺得自己的英文程度還不錯,但每次遇到考試就成績不好,有可能是在有限的時間之內作答,往往感覺很有壓力,以及想把題目看完但卻沒時間做答,還有可能就是常常會被聽不懂的單詞卡住,而沒能繼續聽到後面更多考題。如果你是這樣的情況,該如何克服來發揮你真正的水準,展現實際的水準,拿到應有的分數呢? 許多人都有上面這種情況,英文程度不錯,但就是無法在考試中發揮真實力。這不是能力問題,而是 「考試策略」與「心理調適」的問題, 可以歸納為以下三點—— 感覺時間不夠 面對閱讀題目壓力大 聽力被單字卡住,影響後續理解 ——這些也正是許多中、高級程度的學習者在衝刺高分時的最後一道關卡。以下提供一套 針對性強、立即可用的應試突破策略 ,幫助大家能在 TOEIC、IELTS、TOEFL 或任何英文測驗中,穩定發揮、拿到應有的分數。 🎯 核心觀念:考試 ≠ 學習 考試是「策略遊戲」,不是「知識競賽」 學習目標: 完全理解 每一個字、每一句話 考試目標: 在有限時間內,完成最多題目、拿到最多分數 也就是說,在考試中你不需要「聽懂全部」或「讀完每題」,你只需要「聰明地分配資源」。 🔧 一、克服「時間不夠」:建立「節奏感」與「優先順序」 ✅ 問題本質: 你想「完美作答」,但考試設計就是讓你「做不完」。 💡 解決策略: 「放棄完美,追求效率」 1. 預設每部分的「最長停留時間」 例:TOEIC Part 5 & 6(文法填空)→ 每題 45 秒 IELTS 閱讀 → 每篇 20 分鐘 ,到點就跳下一篇 📌 建議:用計時器練習模擬考,訓練「時間感」。 2. 學會「略讀」與「跳題」 如果一題超過 1 分鐘還猶豫,先選一個答案,做標記 ,然後繼續下一題 最後若有時間再回來檢查 切記:不要讓一題拖垮整體答題節奏 3. 先做「高 CP 值」題型 有些題型得分快(如:單字選擇、句子填空) 有些題型耗時(如:長篇閱讀中的細節比對) 可考慮調整作答順序(若考試允許) 📚 二、克服「閱讀題目壓力大」:掌握「主動閱讀策略」 ✅ 問題本質: 你試圖「完全理解」每一段,但考試需要的是「快速提取關鍵資訊」。 💡 解決策略: 「先問再讀」+「抓結構」 1. 先看問題,再讀文章(Question-First Str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