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美國,不斷追漲……

面對不斷高漲的學費,大量的留學生(其中有相當數量“低齡學生”)依然源源不斷地湧入美國的大學甚至中學,中國教育真的也應該好好反思自己的吸引力了。

撰稿/范思旻

2011年4月,Vivian正式告別了在美國將近5年的留學生活。回國前,她將電腦裡的中國留學生通訊錄發給下一任學生會主席。今年的秋季新生接待會她不會再參加了,卻很好奇今年又會有多少年輕的90後中國留學生如潮水般湧來。有位美國同學曾經笑問:“我們的商學院快要被中國學生佔領了,你們中國人怎麼都那麼有錢?”

Vivian想起2006年自己以學者交流身份剛來美國北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北亞)的情景:那一屆,來自中國其他院校一起前往北亞的交流生一共才12人。到了學校,她知道那裏的中國留學生滿打滿算也就三四十個,很快就全認識了。擔任了學生會主席後,Vivian要負責重大節日的活動策劃,拿到手裏的2006年中國學生通訊錄連兩張A4紙都填不滿。然而,中國學生數量在2008年秋季激增到了246名,自費留學生的數量已經遠遠超過了交流生。那年的新生接待會上,Vivian手裏的名單已經變成了十幾頁。2009年夏天,Vivian再次回到這個美國學校讀碩士時,驚訝地發現學校的中國留學生數量又翻了一倍,達到了將近600人,而且90後的學生占了大部分。

據有關部門日前公佈的全國性報告顯示,2009/2010學年度,全美各大學來自中國的留學生人數接近13萬,比10年前的留學生人數增加了10多萬,占到了全美留學生的18%。此前印度留美學生輸出一直高居全球各國之冠,2010年印度學生占全美留學生的15%,達到10.3萬人。中國首次超過印度,成為美國第一大生源國。

Vivian手裏不斷擴容的學生通訊錄,就像是一個微縮的中國留美學生人數趨勢圖。從2006年的不足50人發展到2011年的將近600人,難怪北亞的校舍雖然不斷擴建,可擴建的速度怎麼也趕不上中國留學生的輸入。住校的中國學生很多都會納悶:怎麼我的室友不是美國人,而是中國人?美國學生也在納悶:學校的學費越漲越高,可中國留學生卻越來越多了,難道他們不為學費漲價發愁麼?

本土學生叫苦不迭

美國大學理事會2010年的一項報告指出,美國大學近年來學費持續上漲。該理事會公佈的《大學費用趨勢》報告顯示,2009年秋天,四年制公立大學的平均學費上漲6.5%,使本州生的學費漲到7020美元,外州生則為18548美元;私立大學的平均學費則上漲了4.4%,達到26273美元。

讓美國學生和家長叫苦不迭的是,備受工薪階層青睞的公立大學的漲幅超過了私立大學。焦慮成為家長和學生最為普遍的情緒。而這種情緒的來源就是金融危機下,為籌措學費而面臨的巨大壓力。

對比私立大學,公立大學受到州政府預算大幅刪減的衝擊,不得不調漲學費作為維持運作的必要手段。從2008年下半年開始,連續三年,公立大學的學雜費漲幅高於私立大學。其中各州的漲幅不一,加利福尼亞州、佛羅裡達州、紐約州和華盛頓州公立大學的學費漲幅都超過了15%。加利福尼亞州的情況最糟。由於州政府面臨破産危機,加州大學系統2010年調漲學雜費9%,今年仍在調漲。美國大學學費這種“大躍進”式的增長,早已經引發學生的強力反彈。許多州的大學生和教師向州政府官員和立法者發起挑戰,反對削減高等教育經費和學費上漲。

《紐約時報》4月27日報道,新澤西州立大學十幾名學生佔領了新布朗士威校區校長理查德·麥柯米(Richard L.McCormick)辦公室所在的舊皇后行政大樓,以此來抗議學校調漲學費,強烈要求校方凍結學費漲勢。類似的學生抗議示威和罷課行動從2009年開始就不斷上演,並愈演愈烈。今年1月初,美國還有一位大學生把1.4萬美元的學費通通換成一元零錢去繳學費,如此惡作劇也是為了抗議學費暴漲。

在一片“漲”聲中,5月15日的《紐約時報》發表了一篇題為“上大學值嗎?”的調查報告。這份調查由美國非營利機構Pew研究中心組織發起,3197人參加了民意調查,其中包括1055位大學校長和2042名年滿18歲的成人。在2042名成人中,57%的公衆認為,美國的高等教育為學生提供的教育服務和質量跟他們為此所付出的金錢不成正比。四分之三的人們都表示,“對於美國大多數家庭來說,大學學費太貴了。”

中國學生閑庭信步

美國大學學費漲價會不會影響中國留學生?相比美國公衆對於大學學費漲價的焦慮情緒,中國學生和家長的態度則緩和很多。這點從中國留美學生年增30%的數據就能看出。美國《世界日報》也曾報道,如果想一窺中國經濟的快速蓬勃發展,只要看看外籍留學生中中國學生的比例,即可略知一二。

一位資深的海外留學顧問廖女士在接受筆者採訪時表示:“美國調漲學費基本不會影響中國留學生,但可能會對工薪階層家庭的孩子有影響。”在金融危機的陰霾下,很多美國高校紛紛削減奬學金降低運營成本,加劇了留學生申請奬學金的難度。即便如此,學費漲價對中國學生出國留學不會造成大影響。現在中國內地的家長和學生考慮最多的是該不該出國,該去哪裏,讀些什麼,以及未來發展的計劃,學費並不是他們最關心的問題。

Richard,浙江人,現正在申請美國哈佛大學和哥倫比亞大學的碩士研究生。高中畢業時他拒絶了學校保送浙江大學的機會,最終選擇了北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計算機工程專業和數學專業。在美求學期間,他自學考取了金融分析師等執照,為自己設立的目標是要進軍華爾街。“當初選擇來美國讀本科,是為了能夠更方便地申請美國大學研究生。有了本科的經歷,對於我自己在今後學業和擇業的發展都有好處。”當問及學費問題時,Richard說,“學費每年都在漲,但是我不覺得那是大問題。我自己也有做助教,所以生活費什麼的不是大問題。”

廖女士用當下居高不下的房價與美國學費做了一個對比。五六年前,去美國留學4年的學費和生活費大概在150萬——200萬人民幣之間,那時用這筆錢還能在上海的市中心買套房子,現在肯定是買不到了。兩相對照,所需不菲的教育投資似乎不太起眼了。

林燕妮《遭遇美國》、周勵《曼哈頓的中國女人》等作品中描述的中國七八十年代留美學生,大多需要勤工儉學,而現在的在美中國留學生,不少走的是“奢侈路線”。

“現在想要送孩子出國的父母大多是成功人士,眼光放得比較遠。教育是投資,而且他們都有足夠的經濟能力負擔孩子出國的學費和生活費,不需要孩子打工賺錢來維持在美國的生計。這些學生出國唯一的任務就是去學習。”

一直以來,美國都是中國學生的留學首選國。近年來奔着美國名校去的學生和家長越來越多。除了對教育質量的追求,國內教育資源的稀缺和巨大的競爭壓力,也是促使優秀學生申請美國名校的兩大原因。不少有經濟實力的父母覺得與其讓孩子在國內擠獨木橋,還是趁早去國外深造。“經濟是主導原因。”曾擔任多年海外留學顧問的程先生說,“現在中國人有錢了,申請去美國留學的概念也變了。過去,美國學校對錄取中國學生嚴格控制,卡得比較嚴,大家都覺得只有很優秀的學生才能申請成功。但是近幾年,美國從英國、澳大利亞等國家看到了教育帶來的利益,加上經濟危機的衝擊,美國很多大學降低了招收中國學生的門檻,還放鬆了簽證政策,希望通過招收國際學生來增強學校的經濟實力。”

與“精英”漸行漸遠

伴隨着匯率降低、簽證通過率提高等一系列利好消息,人們都說留學美國的春天到了。然而根據調查,2010年美國排名前50的高校招生數量並沒有增加,今年美國高校尤其是名校的錄取率還可能降低,競爭將更為激烈。

從去年的錄取情況看,美國前50名學校以及一些熱門專業,如金融工程、計算機、教育專業等,已經在無形中提高了招生條件,學校對專業背景的要求比以前更高。那麼中國年增30%的

大批留學生都流向了哪裏?

有專家指出,中國留學生不僅遍佈那些知名大學,同時也出現在不少偏遠的大學。“物以稀為貴”的古訓永遠有效,隨着留美大軍的日益壯大,海歸與精英的距離越來越大,相當一部分海歸成為“海待”。

“很多留學中介與一些美國學校都有掛鉤關係,送出去的學生質量比較低,”廖女士說,“而且現在申請留學去美國的不光是學習好的,還有一大批在國內沒考上大學或考不上好大學的學生。”

程先生也表示:“北京、上海、廣州等大城市的留學中介經營還是比較有序的,但還是有一些小的中介機構比較亂,使得留學生的整體素質下降。”

最新數據顯示,留學美國的中國本科生在過去5年增長了4倍,去年已超過4萬人,成為美國最大的本科留學群體。其中80%以上的學生通過中介申請,而每找來一個學生,不少美國大學也付給中介報酬。若中介幫助學生拿到奬學金,有時還能提成10%。許多中介公司為了獲得高昂的中介費和提成,為申請者包攬了一切手續,包括填寫申請表格、代寫材料、申請奬學金以及安排簽證,務必使申請者成功拿到錄取通知書,順利通過簽證,至於學生的質量如何就另當別論了。

由於國際學生的學費比美國本土學生要高出2——3倍,許多美國大學為了招攬國際學生,設立了直屬的語言學校。有些在國內沒參加托福考試的學生可以在學校的語言機構學習一個學期或一年的英語,再通過考試進入大學的正式專業課程。相比預科,學校自己設立的語言機構不需要國際學生在完成語言課程後申請大學,中間少了一道環節。

不用托福成績就能申請到美國大學,這樣的條件非常誘人,聽上去,就像天上掉下來的餡餅。但是餡餅那麼好吃嗎?美國的大門敞開了,但要敲開大學的大門,還需自己努力。雖然語言機構與學校直接掛鉤,但學校最終需要考察學生有沒有語言能力,能否通過托福考試。這種語言機構的收費要比一般的預科學校高出許多,几乎與大學學費不相上下,但是卻不能保證學生在一年後進入專業課程。學生如不能通過托福考試,就得一個個學期地耗下去。

北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派”(Program in Intensive English,簡稱PIE)就是這樣一個語言機構。“派”的前任主管兼教授說:“每學期開學,我們都會先進行一次自主的托福考試(並不是官方的美國教育考試服務中心提供的考試機會,但是題目都是從往年的官方題庫中抽取),通過了的學生可以直接進入大學的專業課程,沒有通過的學生會按照成績編入不同的班級。”北亞利桑那州立大學錄取本科生的托福成績是525分以上,或者是機考托福成績70分以上。根據學校的錄取分數綫,“派”設立了四個等級的班級。從“學前班”(托福400分以下,機考30分或以下)到橋段班(托福490-524分,機考57-69分)。

“派”為學前班學生設立的課堂時間是一周20-25個小時,為一段班的學生設立的課堂時間是25-27個小時。顯然這些時間是不夠的。在“派”學習了一年,最終沒有通過托福考試的王同學說:“課堂上的托福練習根本就不足以幫助我們應付真正的托福考試,而且平時練習的都比考試的簡單很多。”由於學生資質不同,“派”的老師很難拿捏教學課程的深度。

就讀於北亞利桑那州立大學酒店管理系的李詩(化名)說:“我2006年8月來的美國,在‘派’學了4個學期才正式上專業課。第一學期沒過的時候想着放棄,但是堅持下來了,第二個學期第三個學期還沒過的時候,又想着都已經付出那麼多了,不能就這麼放棄了……”

即使到了美國,也並不意味着就能在正常的4年內拿到大學文憑。5年?6年?耗費的除了金錢,還有寶貴的青春。面對放低了的美國大學錄取門檻,中國留學生是不是應該多些慎重?

與中國13萬留美學生相比,美國在華留學人數僅有1.3萬。在進出口貿易上,中美之間存在貿易逆差,而在留學教育上,則存在着巨大的“留學順差”。如今,面對不斷高漲的學費,大量的留學生(其中有相當數量“低齡學生”)依然源源不斷地湧入美國的大學甚至中學,中國教育真的也應該好好反思自己的吸引力了。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父親節的由來 The Origin of Father's Day

D-Day正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