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成人英文閱讀理解:策略、方法與教學方案

圖片
閱讀不只是閱讀:淺談成人英文閱讀理解之策略、方法與教學方案 文/圖:Gary 閱讀理解(Reading Comprehension) 是透過與 文本 (text) 的互動和參與,同時建構並提取意義的過程。成功的閱讀理解取決於讀者技能、文本難易度和閱讀任務設定的良好匹配,並在社會文化背景下進行。讀者的詞彙知識和背景知識尤其重要。對於成人學習者而言,情緒因素如動機、參與度和對失敗的恐懼感也扮演著重要角色。 核心閱讀理解策略 (Core Reading Comprehension Strategies) 以下幾項核心的閱讀理解策略,可以幫助讀者成為更主動、自我調控的思考者: 建立目的 (Establishing a Purpose) :閱讀前設定目標,並決定將使用哪些策略。 調整流暢度 (Adjusting Fluency) :讀者運用詞彙知識和解碼技能,以較高的自動化程度來支持意義理解。對於成人初階讀者或中間程度讀者,甚至一些更高程度的成人基本教育讀者,流暢度都是一個議題。持續大量閱讀與重複閱讀是被證實能提升成人閱讀流暢度的有效教學技巧。 運用上下文 (Using Context) :讀者從文本和文本中的詞語段落中提取意義。 運用背景知識 (Using Background Knowledge) :閱讀過程中啟動並運用背景知識,將文本意義與既有知識連結。成功的理解需要將文本中的想法和資訊與讀者已知的內容結合。研究支持在閱讀前幫助學習者啟動相關的背景知識。 提問 (Asking Questions) :讀者持續對文本提出字面和推論性問題,以建構意義。優秀的讀者會不斷提問。提問也可以用來設定閱讀目標、釐清混淆資訊、判斷作者立場等。提問的來源可以結合讀者的知識庫和文本資訊。 監控理解與調整 (Monitoring Meaning and Making Adjustments) :讀者評估自己對文本的理解,並在理解出現問題時應用策略進行「修復」。這包括自我糾正錯誤,掌控意義的過程。監控涉及評估理解和所使用策略的適當性,設定目標並評估是否達成,必要時修改策略,以及判斷文本是否符合預期。 連結 (Connections) :將文本與其他文本以及世界建立連結。這形成了與先前經驗的強大聯繫。在進行推論時,這被描述為建立文本 ...

從學測英文趨勢看職場英文學習:以學測為鏡,照見職場英文之路

圖片
在職場中,英文能力的重要性日益顯現,它不僅是溝通的橋樑,更是職業發展的重要助力。而學測英文的趨勢變化,無疑為職場上的英文學習者提供了寶貴的啟示。 將英文轉化為職場溝通的「核心工具」 從學測英文的趨勢來看,英文已經不再是單純的知識記憶對象,而是強調「活用」,與日常生活緊密結合。素養題考驗的是學生的批判性思考能力,如歸納、理解文章脈絡、分析與推論等。對於職場英文學習者而言,這一點尤為關鍵。在工作環境中,英文的應用廣泛,包括溝通、協作、理解文件、進行簡報等。單純背誦單字和文法已經無法滿足這些需求,必須學會如何運用英文來思考,組織思緒,並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只有將英文作為思考和表達的工具,才能在職場中靈活運用,應對各種挑戰。 在真實職場場景中磨練英文實戰能力 真實語境中的應用與練習是職場英文學習的另一個重要方面。學測中暴露出的問題,如課本對於「一字多義」的涵蓋不足,導致學生在真實語境中出現理解落差,同樣適用於職場英文。在職場中,許多專業詞彙或片語在不同產業、不同情境下可能有不同的含義。因此,職場學習者需要通過實際接觸英文文件、參與英文會議、利用社群平台練習等方式,在真實情境中學習詞彙和句型的實際應用。這樣不僅可以彌補書本知識的不足,還能激發主動學習的動力,使英文學習更加貼近實際工作需求。 培養 高效閱讀習慣,攻克職場英文文本難關 培養廣泛的閱讀習慣和有效的閱讀策略也是學測英文趨勢給職場英文學習者的重要啟示。學測閱讀文本篇幅加長,要求學生理解文章脈絡與作者意圖,這就需要學生跳脫僅依賴題本與課本的習慣,培養大量閱讀的習慣。在職場中,同樣需要閱讀大量的英文報告、郵件、合約、產業新聞等,這些文本往往篇幅長、內容複雜。具備廣泛閱讀習慣和有效的閱讀策略,如抓重點、快速掃描、理解結構等,能幫助學習者更快速、準確地理解工作相關的英文資訊,提高工作效率。 英文能力:職場競爭力的「人力資本」基石 語言能力作為因應變遷、累積「人力資本」的一環,也在學測英文的宏觀討論中得到了強調。全球經濟格局與產業結構正在轉變,地緣政治影響人才流動,快速變動的環境需要個人具備「應對變遷所需的技能」。對於職場英文學習者來說,英文能力不是一次性達成的目標,而是需要持續投入、不斷提升的技能。在全球化的職場中,流利的英文能力是重要的「人力資本」,能增強個人的適應力,提升國際移動的機會,並協助在產業轉型中站穩腳步。 批判...

新台幣狂漲!準留學生請注意!!

圖片
文:Gary 新台幣匯率近期出現劇烈變化,這對於需要換匯支付海外費用從事留學遊學的民眾而言,會產生一定的影響。 首先,「台幣升值」的意思是新台幣相對於其他國家貨幣的價值提高了。當台幣升值時,換取同樣數量外幣所需的新台幣會變少,這代表新台幣的購買力增強了。匯率數字的下跌就顯示了新台幣的升值。 (圖:AI生成示意圖) 根據最近媒體報導,近期新台幣對美元出現了明顯的升值走勢。例如,在 2025 年 4 月,新台幣對美元單月升值超過 1 元,升幅逾 3% ,盤中一度觸及五個月來的新高,甚至曾升破 32 元大關,並一度觸及 31 字頭。在5月2日匯率甚至快速突破到30字頭!這種升值與川普關稅政策帶來的市場不確定性、美元轉弱以及部分市場解讀為央行干預減弱有關。美元指數也出現下滑。同時,日圓和韓元在 4 月也對美元出現了明顯升值。來源中也提到,市場正發酵美元的信任危機,美國前聯準會主席葉倫和前財政部長桑默斯警告美元已出現信任危機,川普的對等關稅戰導致美股、美債和美元出現賣壓。 新台幣升值對一般民眾的影響之一,就是有利於換取外幣。當新台幣變得更有價值時,可以用更少的新台幣買到一樣的外國商品。對於計畫出國的民眾而言,這相對有利。例如,來源提到如果台幣從 1 美元兌換 33 元升值到 31 元,兌換 1,000 美元就可以省下約 2,000 元新台幣。這種節省的空間體現在機票、住宿、交通等費用上。   留學遊學通常涉及支付學費、住宿費、生活費等需要兌換外幣的費用。根據來源指出,新台幣對美元的升值使得用新台幣換取美元變得較為便宜。因此,如果留學遊學的目的地是以美元計價的國家(例如美國),那麼新台幣的升值通常意味著留學遊學所需的總新台幣費用會相對降低。 然而,換匯是否應趁著台幣升值時進行,應回歸個人實際需求與資金用途。 同時,匯率的未來走勢仍存在變數,若沒有明確的用匯需求,不建議將換匯作為短期投資策略。面對是否換匯,仍須審慎評估。 總結來說,根據來源提供的資訊,近期新台幣對美元的升值趨勢,使得使用新台幣換取美元的花費降低。這對於需要支付美元相關費用(如學費、生活費)的留學遊學人士而言,在換匯時會比台幣較弱時更為划算。準留學生與家長可以觀察匯率趨勢,分階段換匯已掌握此契機,並可降低匯率風險。 更多留學遊學資訊,請洽  ...

影響留學決策的關鍵:就業力與財務負擔能力

圖片
國際學生留學決策的關鍵驅動力:就業力與負擔能力 以往許多學生選擇留學學校會依據國際大學排名,然而最近此一情況悄悄開始改變! 根據最新的 ICEF 全球調查( Global survey says graduate outcomes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in students’ choice of institution abroad ,  IECF Monitor )顯示,國際學生在選擇海外學校時,其決策正日益受到幾個核心因素的影響,其中最為關鍵的便是畢業生的就業成果。這項由 IDP 進行的《新興未來》( Emerging Futures )學生調查,廣泛蒐集了超過 6,000 名學生的回饋,明確揭示出學生對於職涯發展的重視程度持續攀升。 調查發現,許多學生實際上將「高品質教育」與「畢業生就業率」畫上等號。這種觀念的影響力甚至超越了許多準學生對學校排名的考量。換言之,對學生而言,一所學校的價值與教育品質,已不再單純取決於其學術聲譽或排名,更多地在於該校畢業生能否獲得良好的工作機會。 「職涯發展」與「教育品質」同樣獲得了 67% 受訪者的認可,並列為學生選擇出國留學的主要動機之一。這充分顯示學生留學的根本目的,在於提升自身的就業競爭力,為未來職涯鋪路。在眾多非學術因素中,「學校的就業成果」更是位居榜首,其重要性遠勝於獎學金種類或兼職工作機會。國際學生在選校時,往往優先考量那些能夠幫助他們「做好就業準備」的因素,其中畢業後的工作機會更是關鍵的影響要素。 除了就業前景,費用和財務可負擔性也是國際學生考慮海外留學時最主要的憂慮。高達 66% 的學生提及此點,其重要性遠高於第二大憂慮「簽證挑戰」(47%)。調查甚至發現,由於對財務負擔能力的高度憂慮,每兩名學生中就有一名表示,若其他學校所需費用較低,他們會考慮轉換目標學校,這清楚地顯示出費用壓力對學生決策的直接影響。 綜合而言,這項調查清晰傳達出一個訊息:學生在選校時,其決策主要受到職涯發展、就業成果以及留學投資報酬率的驅動。這也為學校和政策制定者提供了明確指引:若要更好地吸引和支持國際學生,學校需加強職涯支援服務,建立更緊密的產業連結,並改進學生就業成果的數據收集工作。 如果您也認為就業力與財務負擔會是您選擇學校的優先考慮事項 基於上述情況,學生在準備留學尋求留學顧問協助時,建議向顧...

美國嚴管國際學生趨勢下,留美學生自保必備策略與注意事項

圖片
面對美國政府針對國際學生不斷強化的執法行動及相關政策,國際學生可採取以下因應措施與注意事項,盡可能維護自身合法權益、保障學業與生活的穩定性。 (示意圖 AI生成) 一、掌握政策與法規 1. 即時關注政策動態 密切留意美國移民局(USCIS)、國務院及學校國際學生辦公室發佈的官方政策更新,定期瀏覽 SEVP(學生及交流訪問者計劃)官方網站,也可訂閱相關移民法律專家或機構的資訊推送,及時掌握簽證、身份維持等關鍵政策的變化 。 2. 研習法律法規 主動學習美國移民法、學生簽證相關法規,了解自身在美學習期間的權利和義務,明確合法身份的維持條件,例如學習進度要求、工作許可限制等,避免因無知而違規。 二、維護合法身份 1. 妥善管理 SEVIS 記錄 定期登錄 SEVIS 系統,確認個人記錄狀態是否正常。與學校國際學生辦公室保持密切溝通,一旦發現 SEVIS 記錄異常,立即聯繫學校和移民局,尋求解決辦法。在日常生活中,保存好 SEVIS 繳費證明、I-20 表格等重要文件,以備身份核查。 2. 遵守簽證條款 嚴格遵守學生簽證的各項規定,確保全日制學習狀態,不擅自變更學習項目或學校。如需轉學、更換專業或申請 OPT(Optional Practical Training,選擇性實習訓練)等,務必提前按照規定向學校和移民局報備,獲得批准後再行動。 三、保護個人資訊與言行 1. 謹慎處理個人資訊 對於學校或政府要求提供的個人資訊,仔細核實對方身份和要求的合法性,避免隨意透露敏感資訊。在社交媒體上發佈內容時保持謹慎,避免發表可能引發爭議或被誤解的言論,防止因不當言論成為執法行動的目標。 2. 參與活動保持警覺 參加校園或社會活動時,提前了解活動性質和潛在風險。若涉及政治、敏感議題,評估可能帶來的法律後果,盡量避免參與可能被視為違反移民規定的抗議或集會活動,如需參與,確保自身行為合法合規,不違反任何法律法規。 四、尋求支援與資源 1. 依靠學校資源 與學校國際學生辦公室建立良好關係,定期諮詢相關問題,獲取官方指導和建議。學校通常會提供法律援助資源或推薦移民律師,在遇到身份問題或執法行動時,及時借助這些專業力量維護權益。 2. 加入學生組織 積極參與國際學生協會等組織,與其他國際學生交流經驗,分享應對執法行動的方法和資訊。這些組織有時也會舉辦法律講座、政策解讀活動,幫助學生了解自身權益和應...